SRv6 工作原理
SRv6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旨在简化网络控制和转发。它的工作原理可以从两种主要工作模式来理解:

SRv6 BE (Best Effort) 模式
- 在这种模式下,SRv6 使用一个称为"业务 SID (Segment Identifier)"的标识符来指导报文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
- 业务 SID 类似于传统 VPN 中的 VPN 标签,用于标识和区分不同的业务流量。
- SRv6 BE 模式主要用于承载普通的 VPN 业务,不具备流量工程能力,但可以快速开通业务。
- 由于不涉及复杂的路径计算,SRv6 BE 模式的部署和配置相对简单。

SRv6 TE (Traffic Engineering) Policy 模式
-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实现流量工程,通过在报文头部封装一个有序的指令列表(即路径信息)来指导报文穿越网络。
- 指令列表由一系列 SID 组成,每个 SID 代表一个网络节点或特定的操作指令。
- 通过精心设计的路径,SRv6 TE Policy 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实现负载均衡、避免拥塞等目标。
- 与 SRv6 BE 模式相比,TE Policy 模式提供了更强大的流量控制能力,但也需要更复杂的路径计算和配置。
无论是 SRv6 BE 还是 SRv6 TE Policy 模式,它们都利用了 IPv6 报文头部的扩展头空间来携带 SRv6 相关信息,从而实现了基于 IPv6 的源路由和流量工程功能。SRv6 技术的引入为网络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简化网络控制和优化网络性能的新方式。
为什么需要 SRv6 技术?
SRv6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旨在解决传统 IP 和 MPLS 网络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局限性。以下是引入 SRv6 技术的主要原因:
可编程性增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网络业务,如云计算、5G、物联网等。传统 IP 和 MPLS 网络由于可编程空间有限,难以满足这些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SRv6 技术基于 IPv6 源路由头,可编程能力强大,能够灵活定义数据包的转发路径,满足新兴业务的需求。
简化网络协议栈
传统网络协议栈较为复杂,包括 IP、MPLS、RSVP-TE 等多种协议。SRv6 技术将源路由功能集成到 IPv6 头中,可以简化网络协议栈,降低网络复杂性。
打破 MPLS 跨域边界
MPLS 网络存在跨域边界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 MPLS 网络无法互通。SRv6 基于 IPv6,可以打破 MPLS 跨域边界的限制,实现端到端的业务部署。
应用与承载网络分离
在传统网络中,应用层和承载层耦合较紧,业务部署复杂。SRv6 技术将应用层和承载层分离,使得业务部署更加灵活和高效。
流量工程能力增强
SRv6 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流量工程,如按需调整转发路径、实现服务链编排等,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传统网络技术的局限性以及 SRv6 技术自身的优势,如强大的可编程能力、简化网络协议栈、打破跨域边界、应用与承载网络分离、增强流量工程能力等,决定了 SRv6 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SRv6 技术与 SR-MPLS

联系
SRv6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和 SR-MPLS (Segment Routing over MPLS) 都是基于 Segment Routing (SR) 技术实现的转发方式。它们的核心原理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在报文头部携带一个有序的路径标识符列表,指示报文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不同之处在于:
- SRv6 是基于 IPv6 数据转发平面实现的,而 SR-MPLS 则是基于 MPLS 数据转发平面。
- SRv6 继承了 SR-MPLS 几乎所有的新特性和功能,从 SR-MPLS 到 SRv6 的演进并没有造成核心特性和功能的缺失。
因此,SRv6 和 SR-MPLS 在技术原理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看作是 SR 技术在不同转发平面上的实现。

区别
尽管 SRv6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 SR-MPLS 的特性,但二者在实现细节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报文格式上:
- SR-MPLS 在报文头部携带 MPLS 标签栈作为路径标识符列表。
- SRv6 则直接在 IPv6 报文头部携带 SRv6 段标识符列表,无需额外的标签栈。
相比传统的 SR-MPLS 技术,SRv6 技术实现了 Overlay 和 Underlay 的二者合一,可以和传统网络无缝对接,部署和管理更为简单。
- SRv6 报文可以直接在 IPv6 网络中转发,无需额外的隧道封装。
- 而 SR-MPLS 则需要在 IP 网络上建立 MPLS 隧道,实现相对更为复杂。
总之,虽然 SRv6 技术在简化部署、无缝集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目前它还未完全取代 SR-MPLS。两种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并行发展,SRv6 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SRv6 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SRv6 头部
SRv6 头部是 IPv6 数据包头部的一个扩展头,用于携带 SRv6 路径信息。它包含一个 SRv6 段列表,每个段都是一个 128 位的 IPv6 地址,表示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下一跳。SRv6 头部允许在单个 IPv6 数据包中编码复杂的路径,从而实现流量工程、服务编程等功能

SRv6 网络编程
SRv6 网络编程是指利用 SRv6 头部对网络进行编程和控制。通过在 SRv6 段列表中插入特定的 IPv6 地址,可以指示网络设备执行特定的操作,如转发、服务链接、负载均衡等。这种编程方式使网络功能虚拟化成为可能,为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SRv6 网络节点
SRv6 网络节点是支持 SRv6 协议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这些节点能够识别和处理 SRv6 头部,根据 SRv6 段列表执行相应的操作。SRv6 网络节点通常需要支持 IPv6 扩展头部处理、段列表解析和执行等功能。

SRv6 控制平面
SRv6 控制平面负责生成和分发 SRv6 路径信息。它可以基于网络拓扑、流量需求等信息计算出最优的 SRv6 路径,并将这些路径信息下发到网络节点。SRv6 控制平面可以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架构,与现有的 SDN 控制器或路由协议相集成。
SRv6 技术的发展历程

源起于 MPLS 和 IPv6 技术
SRv6 技术源于 MPLS 和 IPv6 技术的融合,旨在利用 IPv6 源路由头实现类似 MPLS 的流量工程能力。

2014 年提出概念
SRv6 概念最早于 2014 年由思科提出,作为 MPLS 和 IPv6 技术的替代方案。

2019 年发布标准草案
IETF 于 2019 年发布了 SRv6 标准草案,为 SRv6 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应用于 5G 核心网
SRv6 技术被认为是 5G 核心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简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灵活性。

主流厂商支持
思科、华为、诺基亚等主流网络设备厂商均已支持 SRv6 技术,推动了其在运营商网络中的部署。

持续演进中
SRv6 技术仍在不断演进,未来可能会与其他新兴技术相结合,为网络带来更多创新。
SRv6 的优势是什么
SRv6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SRv6 能够简化网络控制平面,减少网络复杂性。它利用 IPv6 源路由头来编码路径,无需维护复杂的标签交换路径,从而降低了网络运营成本。SRv6 还支持无缝集成传统 IP 网络和新兴 SDN 网络,实现网络平滑演进。此外,SRv6 支持编程式控制流,可以灵活定制转发行为,满足各种网络服务需求。SRv6 的分布式控制平面也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总的来说,SRv6 作为一种创新的网络架构,为未来网络带来了更简单、更灵活、更智能的发展方向。
SRv6 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SRv6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路由技术,可以在 IPv6 网络中实现高效、灵活的流量转发。SRv6 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网络互联、广域网 (WAN) 流量工程、移动网络流量分载、网络安全和服务链等。SRv6 通过编码源路由信息,可以实现精细的流量控制和转发,提高网络利用率,同时简化网络控制平面,降低网络复杂度。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灵活性,SRv6 被视为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之一。
如何部署和配置 SRv6
SRv6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 是一种基于 IPv6 的源路由技术,可以在 IPv6 数据包头中编码源路由信息。部署和配置 SRv6 需要在网络设备上启用 IPv6 和 SRv6 功能,并配置 SRv6 相关参数,如 SRv6 SID (Segment Identifier)、SRv6 策略等。SRv6 可以在传统 IPv6 网络中部署,也可以与 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更灵活的流量工程和网络编程。SRv6 的优势在于简化网络控制平面,提高网络可扩展性,并支持各种服务功能链等高级网络服务。
SRv6 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SRv6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编程范式,在部署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SRv6 需要对现有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支持 SRv6 功能,这可能会增加部署成本和复杂性。其次,SRv6 的编程模型相对复杂,需要网络运营商和开发人员具备一定的学习成本。此外,SRv6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改进,以确保其在生产环境中的稳定运行。最后,SRv6 与现有网络协议和架构的兼容性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实现平滑过渡和无缝集成。
欢迎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培训中心
欢迎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培训中心
-
快速上手训练营
-
账单设置与查看
-
动手实操
-
快速上手训练营
-
第一课:亚马逊云科技简介
本课程帮助您初步了解云平台与本地环境的差异,以及亚马逊云科技平台的基础设施和部分核心服务,包括亚马逊云科技平台上的弹性高可用架构,架构设计准则和本地架构迁移上云的基本知识。
亚马逊云科技技术讲师:李锦鸿第二课:存储与数据库服务
您将在本课程中学习到亚马逊云科技上的三个存储服务分别是什么。我们也将在这个模块中为您介绍亚马逊云科技上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 (RDS)。
亚马逊云科技资深技术讲师:周一川第三课:安全、身份和访问管理
在这个模块,您将学习到保护您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构建的应用的安全相关知识,责任共担模型以及身份和访问管理服务,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 。同时,通过讲师演示,您将学会如何授权给 EC2 实例,允许其访问 S3 上的资源。
亚马逊云科技技术讲师:马仲凯 -
账单设置与查看
-
-
动手实操
-
立即注册,免费试用 Amazon EC2 T4g 实例
新老用户现可享受每月 750 小时的免费 t4g.small 实例使用时长,优惠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打开中国区账号注册页面
01 填写您 注册账号的邮箱,点击“继续”
02 查看您的 注册账号邮箱
注: 发件箱 no-reply@register.signin.amazonaws.com.cn
03 输入 邮箱中收到的验证码,点击“继续”
注: 该链接中的内容显示语言是与您的网页浏览器设置相一致的,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语言栏。

填写用户名密码
.04e59cc081d6b1b4de2e80dca972273ad0cd7ace.jpg)
填写账号联系人以及公司信息
01 填写公司联系人 姓名全称
02 填写公司联系人的 联系电话
03 填写 公司名称
注: 公司名称请务必与您所提供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保持一致
04 填写 公司办公地址
注: 省份/自治区/直辖市 - 城市 - 区 - 街道门牌号以及楼层信息 - 邮政编码
05 请选择 是否需要发票
注: *附件-申请发票流程 供您参考
06 点击查看 客户协议 勾选方框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客户协议的条款
.dcb511571e7913a6581f0ae803797a01c918ac61.jpg)
企业信息验证
01 在此上传 企业注册执照
02 请填写网络安全负责人的 姓名
注: 该字段务必与您下方提供的身份证号匹配或与证件上的姓名保持一致
03 请填写网络安全负责人的 联系方式
注: 有效的电子邮件地址 - 有效的中国内地 手机号码 - 座机号码(如无座机,请填写正确有效的手机号码)
04 在此上传网络安全负责人的 身份证件
注: 当您选择证件类型为“身份证”时,您需要填写正确的身份证号码,选择其他证件类型时,您需要上传证件扫描稿
.8252245bf937985f0b90aaa376899e8932e71a49.jpg)
手机验证与支持计划
.7122fd576282aebfbd9ed8927a918a378c59550d.jpg)